如今,揭陽家用別墅電梯已經是許多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其安全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電梯有沒有“帶病”運行?維保人員有沒有按期按質維保?物業有沒有用心管理?放在過去可真說不準。
以前都是紙質的維保單,維保單位隨時可以填,現在不一樣了,二維碼一掃,電梯維保的每個環節都被拍照記錄的明明白白,而且必須要有我們物業管理人員的簽字確認。
聚焦電梯維保質量不高、過程監管難、電梯獲證單位能力條件持續保持難等痛點,對電梯監管系統進行全面迭代升級,提升電梯的監管效能,通過科學、精準、有效的監管,保障市民安全乘梯。
過去,電梯行業掛靠維保、虛假維保、以修代保、低價競爭等亂象不同程度存在。無紙化維保系統推行后,這一現象得到根本性扭轉。
一方面,全市電梯維保單位都要按照“一企一檔”要求,在系統內建立單位資質、人員、設備等資源條件信息檔案,上述資源條件達不到法律法規要求的,堅決予以淘汰取締。
今年來,市場監管局已清退電梯維保單位7家,有效凈化了我市電梯維保市場。
另一方面,維保人員實時上傳現場照片和數據,實現了維保過程全程留痕可追溯,真正打造了電梯維保“透明工地”。
現在,無論是維保單位、監管部門還是使用單位,都可以隨時調閱維保記錄,對電梯維保狀況進行線上抽查,極大延展了電梯維保監督的視角和觸角,以往“渾水摸魚”的虛假維保行為和不按安全技術規范維保行為,在智慧監管的法眼下“無所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