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宏電梯調查數據顯示,惠州每天約有上百萬人搭乘惠州電梯。如何創新監管手段,提升乘梯安全性是質監部門不斷探索的內容。
將大數據、云計算運用于電梯領域,建設“電梯云服務平臺”,實現電梯信息數據互聯互通,既提升了監管效能,也實現了對每一部電梯的監管。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惠州電梯新安裝量和保有量逐年增加,目前在用電梯已達5.9萬臺,平均每一天就有15臺新電梯投入使用。尤其是近年來電梯數量的快速增長,信息數據呈現出量大面廣、變化更快的特點,且分散在安全監察機構、檢驗機構、保險機構、維修保養、使用管理等相關部門和單位,各個行業的數據系統之間缺乏有效的互聯互通,形成了“數據孤島”,造成了數據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有礙電梯安全運行的監管。
如何解決電梯信息“數據孤島”問題?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出現了電梯GIS系統、隱患管理系統、云服務平臺等多個信息化管理系統。
1.電梯安裝位置可準確導航。通過建成的電梯GIS系統,每臺電梯均有各自的地理坐標,再借助該系統自帶的導航功能,可以快速、準確到達電梯所在位置開展工作,避免“找不到”或“找錯”的尷尬,提高了電梯檢驗檢測、安全監察、行政處罰、困梯救援等工作的開展效率。
2.電梯基礎信息可實時查詢。安全監察機構、檢驗機構、保險機構和物聯網研發企業、維保單位、使用單位(包括電梯乘客)等相關單位(個人),可隨時隨地通過電腦或者智能手機登錄“電梯云服務平臺”實時查詢電梯基礎數據、使用登記(包括報停報廢)、檢驗、投保、維保、故障等動態信息。既方便又快捷,同時可以逐步形成互相監督的工作機制。
3.電梯安全隱患可追蹤溯源。通過開發建成電梯隱患管理系統,將檢驗檢測發現的電梯安全隱患及維修整改情況以圖片、文字描述等方式記錄保存下來,建立起隱患電梯“病歷”庫,不僅可為使用單位制定技術改造方案提供依據和技術支撐,還可為安全監察部門發現電梯安全隱患規律、發現事故原因、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整治提供強有力的原始證據和數據。
4.電梯維保質量與安全信用體系初步建立,逐步形成電梯安全責任倒逼機制。通過電梯信息化管理系統對每臺電梯維保單位的“申報檢驗及時率”“一次檢驗合格率”“故障投訴率”“電梯安全責任保險投保率”等指標統計、考核,每季度進行一次考核評價并公布考核結果。方便快捷、可信度高,利于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
5.電梯定期檢驗可在網上申請。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電梯的定期檢驗可在網上進行申請。使用單位(或者昌宏電梯維保單位)相關辦事人員可以坐在自己的辦公室用電腦、智能手機上傳相關申請資料,經檢驗機構確認后即完成申請手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社會資源。
云服務平臺應用于惠州電梯是一項極具創新性的工作。昌宏電梯立志推行智能電梯,打造智慧城市。購買智能電梯就找昌宏電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