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了汕頭電梯“按需維保”模式,電梯維保模式改革政策
按需維保是根據電梯的安全狀況和運行工況,以提高電梯安全性、可靠性為目標,科學確定電梯現場維保的項目、內容和周期的一種維保模式。
具有能實施遠程監測管理的企業平臺并采用信息化系統開展電梯維保工作的電梯維保企業,可通過自我承諾的方式,自愿參加成為試點企業。
同時,實施“按需維保”的電梯則需經使用單位同意,投保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并配備遠程監測裝置并能實時交互數據和持續在線。
實現“例行維保”向“全天候監測+針對性維保”轉變。實施“按需維保”后,將使電梯維保從原本每15天一次的例行維保,轉變為“全天候監測+針對性維保”。
電梯維保單位通過安裝于電梯上的遠程監測裝置對電梯日常運行狀況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控,根據電梯運行狀況,及時調整電梯維保項目和周期,并進行預防性的維護保養,可以有效減少電梯發生故障的可能。
實現“重維保過程”向“重維保效果”轉變。此次,在全市全面開展“按需維保”試點,通過研究制定電梯維保質量和效果的評價指標,乘客最關心的故障率、停梯時間、救援時間等指標將作為電梯維保質量最重要的評判依據,將原本的以維保工作量為主的監督評價體系,轉變為以維保質量和效果為主的監督評價體系,引導使用、維保單位從“重維保過程”向“重維保效果”轉變。
疫情期間,按需維保初試牛刀
疫情防控期間,開展按需維保,通過自主開發的物聯網遠程監視技術,結合產品特性,對電梯提供了全天候的物聯網技術跟蹤,并采取有效、動態的“按需”維護和針對性點檢的作業模式,既提升了現場維護保養的效率,減少了現場施工作業的停留時間和人員相互間接觸,又做到了對電梯運行狀態的實時掌握和對故障的遠程分析,充分確保了電梯運行的安全和質量可控。
據統計,2月初以來,通過采取“常規保養+重點部件檢查調整”+物聯網“遠程點檢”交替循環的作業模式,同比電梯各項運行數據保持平穩、故障率穩中有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