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范圍內正式開展揭陽電梯按需維保試點工作。試點方案旨在推動實施以問題、需求、效果為導向的維保模式,在有效提高電梯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時,還要能形成可推廣復制的維保模式新機制。
過去,電梯維保要按照統一的時間標準開展。加上行業依賴人工操作,違規不作為的企業有可能通過低價競爭獲得生存機會,遵法守則的維保企業反而因成本高企不容易討市場的“歡心”。
據媒體披露,相當多的小維保公司得過且過,懶于提升技術和服務。這些問題恰恰為電梯故障多、問題多、服務差埋下了“病根”。實際上,強制要求維保周期,是出于無法有效監管的無奈。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解決電梯保養痛點有了新的方案。如今,電梯維保工作可以按照電梯設備的安全需求來組織和實施。借助物聯網技術,維保企業精準掌握電梯的風險狀況和運行數據,從而能夠科學組織維保項目,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
“試點”重在培育可復制推廣的模式。試行方案從推動供給側改革入手,為維保市場釋放變革的潛能。其中,將以電梯按需維保試點為工作重點,協同推進市智慧電梯管理與服務平臺建設、電梯事務社區治理機制應用和電梯智慧救援等試點配套工作。
由此可見,電梯按需維保試點工作將深耕社區治理的土壤,重點解決行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機制問題。
長遠來看,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是推行按需維保的關鍵。如何幫助參與企業運用新技術新模式切實“降成本”,讓它們成為市場“頭啖湯”的受益者,將是試點工作的一大課題。
當企業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試點工作才會廣結碩果,被市場真正接納。此外,在發展電梯智慧維保平臺的過程中,如何克服相關技術規范難題,也堪稱一大考驗。學會彈鋼琴式地處理好政府監管、系統運維、數據信息服務等系統性工作,必不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