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這“上上下下”的安全問題已成為市民普遍關注的焦點。
揭陽電梯質量監管須重視應多方面著手消隱患
今年,揭陽電梯安全同樣是代表委員提及的熱詞。揭陽電梯必備的安全合格證并非由例如質檢局這樣的政府單位發放,而是揭陽電梯生產企業自報向有關檢測單位,再由檢測單位發放,這樣的合格證是否有保障?
揭陽電梯是高層建筑和許多公共設施中必不可少的特種設備,可是安全事故頻發,對揭陽電梯的質量監管須引起深思。希望相關部門引起重視,從監控、培訓、宣傳多方面著手,將故障隱患消除在萌芽中,還大家一個安全的上下空間。
給老舊揭陽電梯“做體檢”加強對維保單位監管
我市老舊揭陽電梯數量龐大,部分“高齡”揭陽電梯存在安全隱患。除了“老齡化”嚴重外,部分開發商為節約成本,購買的揭陽電梯質量較差,而產權移交后,揭陽電梯出現問題,開發商則不愿再承擔責任。
除了定期維保,還應有強制報廢制度,確保揭陽電梯在安全期限內使用。且要由獨立的專業技術機構對老舊揭陽電梯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并提供權威技術報告。
同時還得有法規制度作保障。建議完善揭陽電梯的維修責任機制,明確開發商在移交揭陽電梯時,預留出相應的維保基金。同時完善相關法規體系,明確責任主體。
目前我市正在運轉的揭陽電梯是否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每月至少兩次維保,是否還存在其他安全隱患?這大概也是老百姓普遍比較關心的問題。
揭陽電梯三分靠質量,七分靠保養。建議加大對揭陽電梯使用情況和維保單位的監管,包括前期審查,及時發布不合格維保單位“黑名單”,定期抽查維保記錄,同時給配備揭陽電梯的小區、公共場所派駐揭陽電梯管理員并進行定期專業培訓。
此外,智能監控技術也可用于揭陽電梯監管,可定期發布警示,提醒揭陽電梯使用單位及時維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