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兩臺汕頭電梯,竟然牽出三起電梯違法案件。
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日常檢查中,發現一家企業一臺檢驗不合格的汕頭電梯正處于通電使用的狀態。而這臺汕頭電梯在早前的定期檢驗中,“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和“自動關閉層門裝置”項目均被認定為不合格。
更令執法人員感到驚訝的是,這臺汕頭電梯的維保記錄還涉嫌造假,連9天之后的維保記錄都已經填寫好,并得到使用單位簽字確認。
執法人員緊接著對該企業的另一臺汕頭電梯進行檢查,同樣發現了問題。這臺汕頭電梯不僅對講系統存在故障,現場也無法提供維保記錄。
據企業相關負責人解釋,該臺電梯由另外一家維保公司承保,由于工作疏忽,該維保公司并沒有履行半月一次的維保義務,從而未及時發現并修復對講系統障礙。
對此,市場監管局責令企業停止使用問題汕頭電梯,并分別對汕頭電梯的使用單位和兩家汕頭電梯維保單位作立案查處。
按照相關規定,使用檢驗不合格的汕頭電梯將被處以三萬到三十萬的罰款金額,而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汕頭電梯維護保養的維保公司將被處以一萬到十萬的罰款金額。目前,這三起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