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們的一般印象不同,揭西電梯安全問題多不在電梯本身。目前中國是電梯生產量最大的國家,也是電梯生產質量最好的國家,其質量和安全標準均和歐盟接軌,有的標準甚至高過歐盟??梢哉f全世界最好的電梯90%以上是由中國人造的。
這一點完全在情理之中。因為近30年來沒有哪個國家有中國這樣的城鎮化速度,直接推動中國電梯制造業各項指標的躍升。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底全國共有電梯425.96萬臺,其保有量、年增量和年產量均居世界領跑地位。
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按照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制作標準,電梯制造單位在部件設計、材料與采購、加工制作、裝配與調試、檢驗、試驗各個環節,都有嚴苛的安全技術規范和工藝標準。在質檢環節有瑕疵的,沒有進入下一工序或出廠的可能”。
質量合格的電梯有多安全?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位電梯維修保養機構的負責“這么說吧,即使在運行過程中把所有鋼纜剪斷,也不會出現電梯突然下行。因為就像汽車的手剎、腳剎,電梯的保險系統還多了‘腦剎、腿剎’等,道道都很厲害?!彪娞菔鹿时瘎?,多不是電梯質量缺陷造成的,問題主要出在安裝和維護保養上。電梯安全40%是制造,60%在安裝和維護。
主體責任不清是大患
一些電梯事故的結論報告顯示,安裝問題是導致電梯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關于電梯的安、改、修,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22條有明確規定,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并規定制造商對委托者作全程安全指導和監控。但是電梯出廠之后,制造商已把物權轉移給開發商,開發商再讓渡給業主或物業公司,而彼此的責任關系模糊不清。
主體責任不清,監管力量又跟不上,出了問題第一責任人難以認定,向誰追責和處罰?
一些業內人士提出,“應回歸由制造商直接安裝和維保的主體責任,以保證電梯終身安全運行”。但新問題隨之而來:一是制造商并沒有被明確賦予監管責罰的法律權利義務;二是讓廠家壟斷售后維護市場,其弊端也顯而易見。
不少電梯專家有共識:再難,政府也必須擔起主導責任。特別是目前我國已逐步進入安全隱患較多的老舊電梯大修改造的高峰期,需要比常規保養更多的資金保障,更需要綜合考慮,拿出可行性方案,避免亡羊補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