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舊揭陽電梯發生故障較多,有的停運時間比較長,影響群眾順利出行。將推動提出維修資金使用的政策和缺失資金的籌措機制,推進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大修。
據了解,通過對大數據進行分析,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故障率較高,為0.91%;15年以下的電梯故障率為0.83%。數據統計顯示,造成電梯故障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是人為因素、外部因素和電梯門系統因素。其中,生活垃圾導致開關門受阻、超載、阻擋關門時間過長等人為原因占26.59%,停電、電器部件進水、機房溫度過高等外部原因占37.86%,電梯門鎖失效等門系統原因占14.10%。
目前出現這方面的問題,多是一些無物業管理單位、無維保單位、無維修資金的“三無”電梯,還有一些使用年限長的老舊電梯,由于電梯沒有落實小區物業管理或者缺乏維修資金,導致電梯不能及時維修保養造成的。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有關規定,無小區物業的應由所在鄉鎮、街道協調落實小區物業,由小區物業落實電梯維保單位對電梯進行專業維修,解決運行故障;缺乏維修資金的,由小區業主成立相應組織,通過業主集資、使用專項維修資金和政府補貼等方式進行解決。
對運行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據統計目前全省有1萬余臺),各地要在組織安全評估的基礎上,提出維修資金使用的政策和缺失資金的籌措機制,推進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大修。省市場監管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總結電梯安全評估的經驗,發布《老舊電梯及其主要部件安全評估導則》地方標準,為我省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工作提供了標準支持。為確保電梯安全,對使用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電梯的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將進行查處。下一步,將積極推動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
將積極推進電梯“按需維保”改革試點。維保單位根據國家制定的規則和電梯安全狀況,科學確定現場維保的項目、內容和周期,并對維保標準和服務質量向社會公開承諾。對能夠通過物聯網或其他信息化手段,實時監測運行狀況和開展在線檢查維護的電梯,現場維保周期可由現在的半個月延長至1到3個月,也以此鼓勵和推動物聯網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