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揭陽電梯是不少住在高層住宅的居民們每日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如果樓里的老電梯頻頻發生故障甚至無法使用,不僅令人著急,而且背后的隱患更讓人擔心。特別是一些建在上個世紀末的高層住宅里的電梯都已經“步入老年”,這些老電梯就像定時炸彈卻遲遲無法“拆除”,這些電梯無法及時更新的主要有兩大現象。
現象1:老電梯配件難找
如今很多老舊住宅電梯只通過小修小補,沒辦法進行大修,很無論是電梯公司還是電梯解體廠,都未能找到相關的配件,甚至一些電梯品牌廠商都已經倒閉了,無法找到大修所需要的重要零部件,因此對電梯進行整體更換成了唯一的出路。
現象2:資金籌集難以更新
一些老高層小區物業面對這樣的問題也是一肚子苦水,一部分樓棟有公共維修基金還好,物業能很快籌集到資金,并且上報給國資委等上級進行申報電梯更換,但一些沒用公共維修基金或資金不充足的樓棟,物業只好承擔大部分更換電梯的費用或等維修基金申報下來再進行電梯更新工作。
產權不清和審批環節慢 阻礙更換電梯
老小區電梯設備陳舊,走走停停,卻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更換,不僅給出行帶來諸多不便,更存在著顯而易見的安全隱患。
老居民樓與新建樓的一個明顯區別在于老居民樓多是由單位宿舍轉化而來,一棟老塔樓里往往存在著多家產權單位,六家甚至八家產權單位共有一棟樓的情況并不稀奇。
當電梯大修時,追溯產權單位是最大的難題,即便把產權單位梳理好了,修電梯誰來牽頭,各家產權單位出錢的比例如何調配,又是難題。市民建議,物業不要臨時抱佛腳,提前把產權單位梳理好,在相關部門幫助下建立機制,以備不時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