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電梯加裝了,運行安全誰來維護?
舊樓加裝電梯是一個典型的歷史遺留問題。在城鎮化初期,大量城市中心的舊樓盤不僅沒有安裝電梯,而且都未成立業委會,甚至大量小區物管也是缺位狀態。隨著城鎮化、老齡化不斷加速,居民對于居住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舊樓加裝電梯的迫切性隨之增加。然而,在業委會、物管同時缺位的情形下,舊樓加裝電梯遭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
這其中,最大的難題是利益協調機制。雖然舊樓加裝電梯能夠顯著提升居住質量,甚至提高樓宇的商業價值,直接帶動房價房租的上升。但是否加裝電梯,不同樓層居民利益訴求并不一致,底層住戶對于電梯并不感冒。如何加裝電梯,不同住戶之間也存在分歧。至于資金如何分配、后續運營安全如何維護,也是莫衷一是。
顯然,如果居民小區都成立了業委會,那么無論是決策還是利益協調,都可通過業委會加以解決。同理,如果這些老舊小區引入專業物管,那么在電梯后續維護上,也就不難得到解決。可以說,推進業委會建設,不僅關乎舊樓加裝電梯的推進順暢與否,而且還關乎業主權益的實現。
然而,推進業委會建設并不容易,大量現代化小區都未成立業委會,何況這些老舊小區?所以,更加務實的策略是,一邊推進業委會建設,讓利益沖突能夠在社區內部協調解決,另一邊則通過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減少舊樓加裝電梯存在的種種障礙。
可見,舊樓加裝電梯,既契合居住質量升級換代的時代要求,也能帶來商業價值和居住價值雙提升的共贏。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通過機制和商業創新,解決各大老舊小區的后顧之憂。
因此,舊樓加裝電梯不僅是個民生問題,也是個社區治理問題;不僅涉及鄰里關系,還涉及更加復雜的利益博弈,同樣還涉及更加深層的業主自治。在完善政策、財政補貼和后續服務的同時,還要在利益協調和業主自治上多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