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到底有多少臺電梯,每天有多少人乘梯,住宅小區大量電梯運行超過15年,有的長年失修,有的帶病上崗,電梯驚魂人命關天,沒錢修沒人管,汕頭電梯養老難到底怎么辦?
年檢不合格,電梯卻仍在使用。每天搭乘電梯,都提心吊膽,生怕出事。為何不及時維修?面對居民的抱怨,物業犯難:專項維修資金不足,怎么籌錢成了“老大難”。誰掏錢?誰來管?一直以來,許多老舊小區在修電梯這件事上“沒方向”。
維修資金動用難
因籌集維修資金困難重重,為消除安全隱患,最終小區物業全部墊資,修了電梯。
支取困難
當住宅小區電梯需要維修或更換時,按照相關規定,費用應該從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難點在于,動用維修資金修電梯,需要整幢樓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而這一點在實際操作中往往不那么順暢。一些低樓層居民對維修電梯意愿不強,還有些居民認為電梯的維修費用成本過高,這次用了維修資金,下次萬一外墻滲漏,可能就沒錢修了。
余額不足
而即便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了,還可能遇上資金不足的問題。當專項維修資金余額不足首期籌集金額30%時,業主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相關規定、管理規約和業主大會決定,及時續籌專項維修資金。一名物業管理人員說,續籌事宜要開業主大會討論,通常需要征得小區三分之二以上業主的同意,“可是讓居民掏錢太難太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