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加裝汕頭電梯相關規定,既有住宅如果想增設電梯,征得本棟房屋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即可。不過,近期業主反映,加裝電梯裝好后可能產生的消防安全問題卻關乎整棟樓的居民,也讓他們十分擔憂。
業主表示,電梯施工期間他們發現首層的出口通道不足國家規定的消防標準1.1米,而電梯的相關規劃許可證已經報批,他們也無法讓電梯施工停止。此外,電梯施工方回復,他們是按報批圖施工。業主表示目前已向廣州市政府申請了行政復議。
今年樓棟其他業主提出要給樓棟申請加裝電梯,當時他曾經問過牽頭的業主,首層的樓梯口是否夠消防安全標準的寬度,對方表示通道是有1.2米的。曾先生表示,因為加裝電梯只需樓棟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即可,向政府申請加裝電梯、報批電梯的建筑規劃許可證等具體事項就由牽頭業主完成了,其他未同意的業主并未過多參與。
今年7月,樓棟的加裝電梯已經取得了《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在電梯開工一個月后的8月,曾先生稱有業主感到首層樓道口十分狹窄,便自行拿尺子量了一下,發現樓道出口寬度僅1米,如加上電梯圍蔽,剩余通道不足1米。
“我們這棟樓僅有一個樓道出口,這寬度并不符合消防安全的相關規定。”曾先生表示,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5.30條規定“住宅建筑的戶門、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各自總凈寬度應經計算確定,疏散走道、疏散樓梯和首層疏散外門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10米。”
曾先生表示,首層如此狹窄的通道,一旦樓宇發生火災或老人急救,將難以疏散樓內老人和住戶。
為何首層通道未達到1.1米,該加裝電梯仍取得了規劃許可證呢-業主劉女士表示,發現通道問題后業主們曾去相關部門調取電梯報批的規劃圖紙,結果發現在首層通道入口處并未顯示有兩根突出的柱子。“規劃圖上顯示加建電梯靠著一處平坦的墻,測量的距離也是從墻面開始的,并未算進去那根突出的柱子。”劉女士說。出口通道兩邊各有20多厘米寬的基礎梁柱,報審方案中顯示通道寬度有2.57米,樓宇出口實際寬度只有2.1米。
在業主提供的規劃圖紙上,新快報記者看到,“報加建電梯位置”顯示寬度1.3米,電梯另側寬度(到墻面)1.27米。根據業主提供的測量圖片,標尺上顯示從電梯另側寬度(到墻面突出的柱子)為1米。
劉女士表示,在發現首層樓道狹窄等問題后,業主們多次與牽頭安裝電梯的業主、電梯施工單位溝通未果,便申請了行政復議,并向相關部門反映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