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一直鼓勵潮州鋼架電梯企業積極應用數字化工具和信息化手段的創新,推動電梯行業更高效、智能。此次疫情,加快了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代替傳統的服務手段,這給電梯行業帶來的變化就是促進了電梯物聯網推廣的進程。
物聯網普及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一味圖快,也不會一日建成。國家鼓勵電梯企業積極應用數字化工具和信息化手段的創新的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也陸續出臺了統一的物聯網技術標準和規范要求,如《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物聯網的技術規范》(GB/T 24476-2017)、《基于物聯網的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監測系統的通用要求》等。
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在奧的斯機電電梯相關負責人看來,可能不僅會加快電梯企業對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更會促進物業、開發商和業主等社會公眾對電梯數字化解決方案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同。
另一方面,客戶對于存量資產的關注度不斷提高,這就需要大家的服務加速跟上。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應用,只是針對電梯行業物聯網相對初期的應用,后期開發的潛力不可限量。
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正在以超乎想象的潛力發展。
如果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電梯物聯網,可能需要從國家頂層設計層面,在特種設備相關標準上加以明確,方便各電梯廠家統一標準、統一實施。
目前,電梯物聯網所使用的監控平臺,大多是電梯企業自己研發。所使用的物聯網通訊協議,也是各家電梯自己的通訊協議,沒有統一的平臺、統一的通訊協議,所以各家電梯廠只能監控、管理各家的電梯。
對于電梯物聯網使用率并不高的問題,主要是物聯網設備費、后期流量使用費,及相應物聯網管理監控人員費用,這部分費用需添加到電梯設備上。但從電梯的使用單位的角度而言,有無該功能,并不影響電梯的正常使用,所以業主們的需求其實并不是很強烈。
全國推廣電梯物聯網的同時,有沒有必要實現全國一張網?
重要的是全國一張網,平臺是否可以提供足夠的技術空間,實現各家的物聯網差異化服務。如果不能體現差異化服務的優勢,企業會失去提升服務技術的動力。這需要相關政府部門能根據不同的維保能力,對維保企業分級差異化維保周期,才能真正做到個性化維保,以及維保質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