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層住戶比較依賴惠州鋼架電梯,但是一樓住戶根本沒必要使用電梯,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只要一樓住戶不分攤費用,也不會反對加裝電梯,一樓住戶反對加裝電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這種分攤方式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6樓分攤費用達到4萬多,這可能是部分家庭無法接受的,如果高樓層的住戶比較貧困,拿不出這么多錢該怎么辦,還有一些高樓層的住戶是老年人,可能需要他們一兩年的退休金,短時間內很難拿出這么多錢。
有人建議可以按照加裝電梯前后的房價差價來進行補償,當然這種方案的局限性比較大,還有一種方式是一樓業主免交兩年到三年物業費,所需的物業費其他業主按比例承擔,這種方案已經有小區開始實施,最終的效果還可以。
加裝電梯對于老小區的業主來說是很大的利好,即使在加裝電梯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也要想辦法去解決,“共享電梯”就是解決分攤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方式,相信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這樣的解決方式出現。
然而,拋開學區因素,老房子的居住條件讓人不敢恭維,對真正“自住兼改善”的家庭來說,房齡時間長難貸款,3樓以上沒電梯賣不動,如果學區也一般,意味著房子的流動性很差,基本就砸手里了。
正如上文所說,不管是“老破小”還是“老破大”,位置都很優越,在本身配套沒有問題的前提下,如果有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加上翻新的樓棟,再解決了老年人上下樓的問題,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作為“養老房”或學區房作為備用,購房需求自然會增加。
事實上,這些20年以上房齡的小區改造,不僅僅意味著樓市里的價格波動,更關乎政策的溫度。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善一下,進行房屋的改造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