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普寧電梯應急處置平臺統計分析,維保單位救援到達現場平均用時17.44分鐘,現場實施救援平均用時1.53分鐘。與此同時,數據分析報告還對接警響應、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時間、困人電梯使用場所、困人故障高發時段、困人原因等方面均進行了統計,并對相關數據進行解讀。
電梯困人求助在所有來電中占比最高,為53.49%。這些是困人故障的主要原因:電梯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停電導致電梯困人,共有594起;生活垃圾導致開關門受阻,電梯停止運行并困人,共有395起,這兩項原因導致的電梯故障占故障總量的40.25%。
市民在使用電梯時應自覺維護公共安全,不要在電梯轎廂內傾倒液體丟棄垃圾,尤其是糖果紙、口香糖、果核等細小垃圾。如果需要使用電梯運送貨物,應盡量使用專門的貨梯,保證貨物包裝完整,使用小推車時要考慮電梯的承載量。
按發生電梯困人故障的時間段統計,高發時段主要集中在上下班等使用高峰期,分別為8時至9時和18時至19時。
發生在住宅區域的困人故障占79.69%,居電梯使用場所之首。此外,醫院、辦公樓宇、賓館酒店、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電梯故障發生率也相對較高。
每部電梯都有最大載重量,超載后會有報警或其他提示并自動停止運行,電梯門也不會關閉。有人看到電梯門打開就著急往里沖,這是錯誤的舉動,很有可能因為電梯不在本層而踩空跌進井道。不少人等電梯時喜歡倚靠在門上,這也是非常危險的,如果電梯打開時轎廂不在本層,人很容易跌進井道,或者被轎廂和井道卡住。另外,老人和孩子乘坐電梯時最好有家人陪同。
按使用年限統計數據來看,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故障率較高,占比51.35%。
為了保障用梯安全,全市所有的電梯都會進行定期檢驗,維保單位會定期保養和檢查,使用單位也要開展日常巡查,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率。電梯使用年限15年以上或者超過設計年限的,使用單位和維護保養單位還應當根據電梯運行的實際情況,增加維護保養頻次和維護保養項目,進行“全面體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