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樓房加裝揭西電梯,既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要,也是更新、改造老舊住宅,節約社會資源的需要。加裝電梯,技術不是難題,只要上有統一政策,下有能人張羅,小區業主同心協力,就能讓老樓房住戶實現不離舊宅、安享電梯的夢想。
人口老齡化來臨加裝電梯需求日增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與選擇機構養老相比,絕大多數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而老人們的“家”大多在老舊小區,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和居住習慣的影響,許多老年人即使上下樓極其不方便,也很少重新購置高層住宅或者寄居到住在高層住宅中的子女家中。隨著老齡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渴盼與呼聲,也逐年增多。
裝在何處錢由誰出加裝電梯是否可行
加裝電梯資金由業主承擔,業主可以申請使用房屋所有權人及其配偶名下的住房公積金。街道及社區組織可根據實際,提出經費分攤指導意見。在實踐中,有的地方提出不同樓層不同系數的辦法,這意味著樓層越高,掏的錢越多。這樣的做法,樓內住戶共同籌資。
破解難題需要上下合力
舊樓加裝電梯,既是好事,也是難事。與技術和資金問題相比,由于樓層不同,需求不同,取得單元樓內住戶的一致同意是許多有加裝電梯意向的小區遇到的更大難題。
據了解,目前國內出臺加裝電梯政策的城市,主要有3種共同決策類型:一是單元業主“全體簽字同意”制。這種類型看似嚴苛費力,卻最大程度避免了施工開始后的爭議,但也往往因為低層業主積極性不高導致推動困難。二是按幢的“三分之二業主簽字同意”制,上海采用這樣的做法。三是單元業主“三分之二簽字同意+公示”制。廈門、福州、廣州采取了這種做法,這3個城市也是目前國內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推進效果最好的城市。
在審批方面,由規劃部門召集建設、國土、消防、質監、環保、園林、城管執法等部門和圖審機構進行聯合審查。在安全性方面規定,加裝電梯要進行專項設計,設計方案要符合日照、結構安全、消防安全、環保、應急救援和電梯等相關標準、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出于安全考慮,這樣的審查很有必要,而有具體牽頭單位的審批工作機制相對簡化了辦事程序。
揭西應該及早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指導政策,開展試點工作,形成政府主導、社區參與、企業運作的協同機制,規范既有住宅居民加裝電梯行為,滿足群眾加裝電梯需求,讓更多加裝電梯民生工程早日惠及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