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梯安全已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之一。導致汕頭電梯運行出現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基建初期埋隱患。部分小區在建設初期工程中,對電梯運行安全考慮不足,沒有做好電梯井底防水和排水系統,導致底坑長期積水,腐蝕電梯主板和零件,存在安全隱患。一些電梯的頂層機房沒有防潮設施和通風裝置,影響主機運行。一些小區電梯配置標準低,沒有安裝對講系統,不利于突發情況的處置。
二是日常使用不文明。如業主在裝修新房時,任由裝修雜物和垃圾散落于電梯門滑道內;居民使用電梯過程中,用力拍打召喚按鈕;住戶乘坐電梯陪孩子玩耍,反復上下等等,加劇了電梯的磨損。
三是維保工作不規范。物業公司委托有關維保單位對電梯進行日常保養,因物業公司不懂行,往往選擇報價較低的公司,這就造成一些維保單位為中標而惡意壓價。當維保費用不足以支付人員工資時,維保單位便使用臨時聘用人員降低成本,或采取“以換代修”等欺詐行為增加收入。此外,一些物業公司不按協議及時支付維保費用,維保工人出現怠工現象,在工作上也就容易走過場,不能從根本上控制安全隱患。
四是停用電梯有顧忌。對年檢不合格或逾期未檢的電梯,按規定應停止使用直至檢驗合格。但停用電梯會影響住戶日常生活,面對住戶阻力,有些電梯帶病運行。
如何保障電梯安全,建議:
首先,應明確責任,形成治理合力。電梯安全涉及開發建設單位或電梯使用單位、質監部門、物價部門、住建部門等,應依據相關規定,明確住宅小區電梯的安全責任,各司其職,責任到位。
其次,加強監管,規范從業行為。質監部門要嚴格監督維保單位按安全技術規范和質量保證體系要求進行維保,遏制電梯維保“掛靠”和施工“游擊隊”等違規行為,同時出臺規范,有效制止維保單位以換代修、更換不需更換的材料等侵害廣大業主利益的行為。推行電梯維保單位安全服務星級評定工作,引導電梯使用單位選擇質量高、服務好的安裝維保單位。
第三,完善措施,提高保障能力。對住宅小區電梯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將有問題的電梯分類別進行登記,建立臺賬,并落實責任主體逐一整改到位,通過日常各項安全檢查、定期檢驗檢測,確保電梯安全運行。推行電梯責任保險,發揮責任保險事前防范和事后補償功能。社區、物業、業委會要重視電梯安全管理,關注電梯日常運行。物業公司應將電梯運行費單獨建賬,收取的電梯費專款專用。
第四,強化宣傳,普及安全常識。開展“安全使用電梯和自覺愛護電梯設備”進校園、進小區活動,教育住戶自覺遵守電梯安全使用注意事項,做到文明乘梯,保護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