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進入規模化應用時代 安防廠商瞄準智慧揭陽電梯
大手專業智慧停車系統
改革開放至今,電梯行業走過了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精的發展歷程。據格林傳媒《elevator》雜志發布的《2019中國電梯產業趨勢報告》顯示,經過30余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電梯制造大國和電梯消費大國,2018年全球電梯保有量為1580萬臺,中國達到了627.8萬臺,占全球比重為39.7%。
相關政策頻頻出臺 電梯行業前景可期
我國電梯行業增速迅猛,離不開政策支持。國家層面的電梯安全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以電梯、氣瓶等產品為重點,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追溯體系。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電梯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出“構建電梯安全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立以故障率、使用壽命為主要指標的電梯質量安全評價體系,逐步建立電梯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2019年,住建部發布《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對新建住宅建筑的電梯設置提出明確要求,《非住宅類居住建筑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也對各類建筑項目的電梯配備提出相應要求。
此外,江蘇、安徽、湖北、云南、福建、天津、黑龍江等省市也制定了本地的實施意見及相關管理規定。
老舊小區改造碰上老齡化 加裝電梯成重要舉措
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和老齡化水平持續上升,也是推動電梯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7.9%。隨著老舊小區“老齡居民”人數的不斷增加,適老性低、老年人出行、活動困難等問題也日益顯著,在既有建筑中加裝電梯的需求已引起重視。
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副司長韓愛興指出,當前全國需改造的老舊小區涉及的居民人口上億,大概有60多億平方米居家養老還存在著基礎設施不健全的問題,一些居民住宅樓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設的,80%以上沒有安裝電梯。農村地區的老年人居家養老設施更是顯得短缺,特別是加裝電梯工作。
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點明,把適老化改造作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內容,開展試點項目,明確小區內配套養老、無障礙設施等服務設施的建設、改造,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居住建筑加裝電梯,并給予中央補助資金支持。
結語:電梯因其功能與廣大人民群眾安全與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多年來一直被國家列為特種設備。受世界經濟和建筑市場影響,當前全球及中國電梯市場仍處于調整階段,但未來中國電梯行業的價值空間將持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