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居民樓幾乎是沒揭陽電梯的,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人們對電梯的需求越來越重要,加上居住在老舊小區(qū)的其實老年人也偏多,生活極為不便,于是加裝電梯成為了改造項目一大重頭戲,同時也是爭議最多的一項。
從大方向來說,住宅配置揭陽電梯將成為人們生活的必要條件,無論男女老少上下樓都要便捷得多,有時候搬東西也是一樣,有電梯的話麻煩都少了許多,如此看來加裝電梯似乎利大于弊,為何會頻頻引發(fā)爭論?
原來,加裝揭陽電梯的最大受益者都是高樓層人群,對于低樓層的人來說,加裝電梯也沒多大用處,相反加裝了電梯反而可能還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而且還要承擔一定的電梯費用,有人戲稱“這難道不是花錢找罪受嗎”。
事實上,住戶們引發(fā)爭議的無非都是那幾個原因:
其一,占用分攤面積。老小區(qū)是沒有預留加裝揭陽電梯的空間的,所以若是加裝電梯的話,就必須占用部分分攤空間,一般都是在樓體外進行加裝,勢必是會影響到一樓用戶,對此不少低樓層住戶表示強烈的不滿。
其二,樓體外搭建揭陽電梯必然會影響部分采光,本身一樓采光就比高層差些,再多個遮擋物肯定會大受影響,除此之外,人們還考慮到房子缺點過多導致房價下降等問題,于是贊成和反對的兩派一直爭論不休,甚至有些地區(qū)加裝電梯還需要低樓層人群一同出錢,這讓他們?nèi)绾文芙邮埽谑谴蠖鄶?shù)加裝電梯的老小區(qū)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本身加裝揭陽電梯就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但若是犧牲低樓層人民的利益去優(yōu)化高樓層人民,這并不是加裝電梯的初衷。于是綜合矛盾的幾大特點,國家針對不同人民的不同訴求,對加裝電梯進行一系列整改。
關于費用方面,將采用階梯式的方式,低樓層需求較少,可以承擔少部分費用,而一樓幾乎沒有使用必要的可以免除費用,到了四樓以上相對承擔的費用就要多一些,一般來說四樓需要承擔14%左右的費用,而五樓比四樓又要再多一些,大約是15%左右,以此類推,到了六七樓的費用就更多一些。
除此之外,另外也有其它方案,當高樓層人群有強烈意愿需要加裝電梯的情況下,為了緩解低樓層與高樓層的矛盾,可以高樓層給予低樓層人群適當?shù)难a償,當然這個方案至今未正式試行開。
最后一種就是如今較為熱門的“共享”經(jīng)濟,由國家或者電梯公司出資安裝,用戶需要使用時給予一定的費用,類似電梯卡的方式。目前已有部分省市開始試行,用戶的回應也都挺積極的。
無論是哪種方案,國家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可以用一種適合所有人的方式來提高人民的生活質(zhì)量,你更傾向于哪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