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城市的市中心,大面積矗立著成片的“多層住宅小區”,這些小區房齡基本都在15-20年左右,房子破破爛爛,居住的要么是城市老年人,要么是城市外來務工人員,與周邊的高樓普寧電梯房相比,這些低矮的房子臟亂差。
這些老人居住在多層住宅的4-6層,上下樓需要爬樓梯,但是隨著年紀增加,爬樓梯已經顯得非常吃力(甚至根本爬不動樓梯),于是這些老人們長期居住在家中不下樓,短則十天半個月,長則好幾個月不下樓。
所以,對于居住在老舊小區的多數人而言,他們其實對“舊改加普寧電梯”滿懷期待。然而,在舊房加電梯這件事兒上,1樓成為了舊房加電梯的“最大阻礙”。1樓的人之所以對加普寧電梯這件事兒如此反感,關鍵的一個因素是,加電梯很可能給自己的房子帶來貶值縮水的風險,而且這種不確定性很大。
正是在這種不確定因素下,一方面自己的房子確實有風險存在,可能會導致家庭財產減少;但另一方面難以以清楚的數據衡量出貶值額度,所以無法獲得相應的補償。
所以“加普寧電梯”這件事兒,擱在誰的身上,都需要深思熟慮一番。那么,電梯對于1樓的影響究竟有哪些呢?通常而言,有3個方面:
1、房產價值降低。加普寧電梯之后,1樓根本用不到,所以電梯對自己沒有任何利好,相反地可能帶來3-6樓的房子增值。朋友老李就是1樓的住戶,老李說他堅決不同意裝電梯,因為他無法忍受“別人增值,自己貶值”的現實。房產專家推測,一旦房子加電梯,那么將帶動整棟樓增值(除了1樓之外),特別是6樓將至少增值30%以上,相比之下,1樓就有損失了。
2、隱私性受影響。20年前的多層住宅,在設計的時候并沒有電梯的結構部分,所以后期加普寧電梯全部都是外立式,根據現實中已經實施加裝電梯的效果來看,電梯全部位于樓房的北邊一側,這樣一來,上樓乘坐電梯的人,就需要在電梯外等候,這就可能對1樓北部窗戶一覽無余,進而影響到居住的隱私性。
3、房子難以賣掉。在傳統的多層住宅銷售邏輯下,容易銷售的是2-3樓,然后是1樓,4-6樓相對難以出手,因為需要爬很高的樓梯才可以。然而普寧電梯裝上之后,1樓就顯得很卑微了。接觸地面,而且沒有因為電梯獲益。
在舊改加普寧電梯的事情上,要充分權衡上下樓業主們的各方利益,不能因為加電梯損害了其他業主權益。那么,該如何解決呢?多個城市給出了不同的意見,有的城市提出,取消一票否決,直接按照三分之二同意即可加裝,也有城市提出“共享電梯模式”。
舊房加電梯,1樓成“最大阻礙”?高層發聲,新一年有了定調,給出了“新意見”。年末住建部探討了“圍繞老年人”的事情。
今后的舊改中,要重點改造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等。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從上邊的這段話,就可以看出,對于“舊房加電梯”,高層是關注和重視的,也處于積極支持的態度。所以,隨著舊改進入深水區,加電梯或許成為了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