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已越來越離不開普寧電梯,很多人對它存在誤區。看看大家對電梯安全存在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 輕松扒門或上天花板可“逃生”
電梯有兩扇門,一個是廳門,一個是轎門,廳門上安裝了自動鎖閉裝置,一旦鎖住,除非電梯轎廂運行到位,廳門、轎門重合,否則機械鎖鉤鎖死是無法開啟的。發生緊急情況時,只能由專業的持證人員才可以通過專用三角鑰匙開啟鎖鉤打開廳門。
電影中經常演的向上推開天花板爬出電梯場景,比較夸張,電梯頂上雖有設置應急出口,但是需要打開照明天花板、并且要專用鑰匙才能開啟。而且電梯轎頂上是維修人員工作的地方,四周只有工作用的欄桿,不熟悉的乘客誤上,不但無法逃出井道,甚至很容易發生危險,造成傷害。
誤區二 電梯出故障會突然掉下去
垂直電梯有完整的保護裝置,正常維保,不會突然墜落。乘客所說的“溜梯”、“滑梯”,其實多是錯覺。電梯至少有三道安保裝置。首先,電梯都有制動器,當發生故障或斷電等時,制動器會抱死曳引馬達停止轉動,保證電梯安全。
其次,在電梯運行的井道內,都設置了上下極限檢查開關與強迫減速開關,若電梯運行到上下盡頭時,電梯系統會進入強迫減速與制定狀態。第三,當限速器檢測到電梯超速時,聯動安全鉗剎車,將轎廂卡死在導軌上。萬一電梯快速下降落至底層,電梯底部仍有緩沖器,減緩電梯落地時的沖擊力。
電梯運行過程中,若發生小的故障導致電梯樓層檢測信號出現問題時,電梯會進入保護重啟狀態,自動停止相應按鈕指令,通過返回最底層或者最高層進行樓層數據復位。由于此過程中,乘客無法操控電梯,而且電梯一直在運行,所以導致大家誤以為是電梯“溜梯”、“滑梯”。
誤區三 樓層顯示屏為何8樓變成6樓
事實上,當電梯運行時,顯示的數字對應的樓層并不十分精準。電梯運行時為了乘客的舒適感,是按照一個特定的運行曲線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的。特別是高速電梯,達到最高速階段每秒運行距離超過了3米,即大于一個樓層高度。但為了乘客乘坐電梯的觀感習慣,顯示的樓層數字是勻速疊加的,讓乘客不至于認為電梯是忽快忽慢。
當發生故障時,若剛好電梯是處于啟動加速、或是減速過程中,實際位置與數字顯示樓層有一定的誤差,電梯自我保護停止后,樓層顯示器會自動切換成實際位置。這時,反而導致了乘客誤以為電梯突然掉落了幾層的錯覺。實際上電梯在正常的剎車距離內制停,并未發生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