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潮州電梯困人等市民投訴熱點,專項檢查發現,維保公司走過場、不按安全技術規范保養是導致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
為此,經過探索,創新搭建電梯安全共治平臺,并于電梯里開展試點。市民通過掃碼即可獲得電梯“體檢單”,如若發現電梯存在安全隱患,市民還可以一鍵舉報。
電梯困人、發出異響投訴最常見
數據統計,電梯以平均每年10%~15%速度遞增。全區收到特種設備投訴共百余宗,其中電梯相關投訴占到八成以上。電梯困人是投訴最多的問題,此外是電梯發出異響、關不了門、滑梯等問題。如滑梯問題,市民搭乘電梯時,按了向上的樓層,但是電梯以平穩的速度向下行駛到一層,這其實是電梯某個元件發生故障,系統感應不到而采取的一種自我保護功能。
兩樓盤被業主群體投訴后被查處
一樓盤的電梯安全問題較為典型。“業主群體投訴,該樓盤被市民投訴了2次,經過查處,樓盤相關負責單位依法受到處罰,換了一家電梯維保公司,目前樓盤已沒有收到市民投訴,情況明顯好轉。
物管監管不力、維保公司走過場、不按安全技術規范保養等是導致電梯出現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占比達98%以上。國家法規要求,維保公司必須安排2個人對電梯進行維保,但是部分維保公司考慮到成本問題,只安排了一個人,通過調取監控,發現部分維保公司只安排一個人對電梯進行維保,此外,維保人員還存在走過場的行為,整個維保過程不到10分鐘就結束了。
電梯內裝公示牌,掃碼可查安全詳情
轎廂中有一塊信息量很大的告示牌引人注意,告示牌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面是維保公司對電梯的維保公示信息,下面則是特種設備使用標志信息。公示牌左上角附上的二維碼是最大亮點。據介紹,電梯安全共治平臺建立起了監管部門、檢驗機構、維保單位、物業公司、電梯乘客的對應聯絡關系。要求維保人員每次錄入維保信息時拍攝上傳現場人員照片、主要維保部件照片,同時在現場掃碼后由系統自動錄入維保時間,使得維保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開展電梯維保工作,必須確保每次維保過程配備2名持證作業人員。
市民通過掃描電梯唯一對應的二維碼(一梯一碼)即可便捷查詢到該電梯的綜合信息,實時實現對使用中的電梯的知情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