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住宅小區汕頭電梯停運的新聞,不時被媒體報道出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在土地稀缺環境下,高層建筑成為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眾所周知,高層建筑必備的基本條件,一是要有電梯設備,并且每個單元需配有兩部或兩部以上,一旦其中一部電梯損壞維修,另一部電梯還能照常運行;二是要有供水加壓設備,確保住在高層的居民正常生活不受影響。
該小區這兩部電梯中,其中一部已于去年年底損壞停用,而小區物業及業主并沒有急于聯系電梯維保公司及時維修,而是等到另一部電梯也損壞無法使用后,才著急要解決問題。
按照部分業主的說法,他們陸續入住后,就按時繳納每戶每月30元電梯維護費,但電梯經常出現故障。他們認為,交了維護費,電梯沒有得到維護,還繼續交錢,也不合理。
一般來說,新安裝電梯的質量保修期,從驗收合格之日起,由電梯生產企業保修一年。由于電梯屬于小區公共設施,過了質保期,出現了故障需要維修、更換改造時,根據《物權法》規定,小區電梯的維修費用,可以從業主繳納專項維修資金中支出,物業管理公司不承擔相關費用。
該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說,電梯出現故障后,業主要共同面對,統一思想,積極配合維保公司及時檢查維護,共同分擔電梯更換零配件及維修費用,只有這樣,才能盡快把電梯修好,確保正常運行。
據了解,該小區電梯維保公司對損壞的兩部電梯認真檢查,發現故障原因均為變頻器燒壞。日前,維保公司已把燒壞的變頻器寄回相關廠家更換,并對維修費用向業主公示,要求入住71戶每戶承擔200多元費用,即可進入實質性維修階段。
打造城市宜居環境,提高人們生活幸福指數,不僅要著力打造碧水藍天生態環境,還需要培養居民的現代城市意識,共同打造和諧社區、和諧小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