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而起的高樓越來越多,住宅汕頭電梯事關千家萬戶。雖然目前沒有強制規定住宅電梯的使用年限,但最近一段時間,接連不斷的電梯事故引發人們關注。這些電梯的使用時間通常都超過了15年,有的甚至接近20年。“高齡”電梯故障頻發,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這個狀況可能會更加集中涌現。如何防患于未然,應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
一樓有三部電梯。其中,兩部客梯因年久失修已停運7個月,剩下一部貨梯用于載客。但最近,這部貨梯也頻頻故障,搞得居民們“人心惶惶”。昨天上午,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發生了——這部貨梯也因故障停運了。至此,全樓已無電梯可用。慧忠北里109號樓高達24層,樓里的中老年住戶爬樓出行,無異于是一場艱苦的“長征”。
昨天下午趕到現場時,發生故障的貨梯已經重新投入了運行。盡管乘梯后未見異常,但這部貨梯還能正常多久,居民們并不看好。居民趙女士說,這部貨梯壞了修、修了壞,已經數次出現過險情,樓里不少住戶都受過驚嚇。
比如,有一次趙女士的母親乘梯時,貨梯突然停運,轎廂內一片漆黑,甚至連電梯按鍵都分不清哪個是哪個,老人沒帶手機,只能大聲求救。過了一會兒,貨梯又自行啟動,停在某個樓層開門了,老人這才顫巍巍地走下電梯。居民張先生說,他還趕上過電梯從18層直接下墜到12層的滑墜故障,當場嚇得他血壓飆升。多位居民表示,雖然故障電梯還未傷人,但如果不加以重視,小隱患很可能釀成大事故,到那時亡羊補牢就來不及了。
多位居民都表示,貨梯頻頻故障的原因,主要還是客梯長期停運,加重了貨梯的運載壓力所致。注意到,早在去年11月中旬,區特種設備檢驗所就出示了兩部客梯的檢驗意見,其中認定,這兩部客梯存在“自檢報告與實際狀況不符”、“驅動主機嚴重漏油”、“曳引輪輪槽嚴重磨損”等三大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但時至今日,兩部客梯仍無人維修,停運時間長達7個月。
昨天下午,就此事聯系了小區物業。一位工作人員解釋,物業目前已申請使用小區公共維修基金修電梯,待審批通過且資金到位后,維修工作就可立即啟動。隨后追問維修啟動的大致時間,他稱不好判斷,“但最快可能在月底之前”。
現在小區電梯工每天把貨梯當做重點觀察對象,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做到馬上修理。但是,這終歸是小修小補,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隱患。現在,大伙兒都盼著公維金能盡快到位,維修工作盡早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