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揭陽電梯安全事故頻發,暴露出揭陽電梯設計、生產、安裝、維保以及監管等各個環節都存在問題。自從事故之后,一系列的政策和舉措頻出,這些強有力的手段是否能夠守護揭陽電梯的安全呢?
監管制度 亟待落實
揭陽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啟動。全面開展風險大排查,對問題電梯進行評估建檔,逐一評估安全風險,逐一制定整治方案,組織力量集中攻堅、消除風險。特別是“無物管、無維保、無維修資金”的“三無”電梯和使用15年以上的老舊揭陽電梯,將通報地方政府,聯合有關部門,掛牌督辦,以督促落實使用管理責任主體,暢通維修基金使用程序,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必要的推動進行揭陽電梯改造更新。
標準及舉措 需要揭陽電梯企業共同堅守
揭陽電梯的安全運行,只靠幾場動員大會和論壇是遠遠不夠的。揭陽電梯的安全需要揭陽電梯廠家、安裝企業甚至是使用者多方的認識和知識儲備。因此,一系列關于揭陽電梯安全的標準和舉措也應運而生。規定了“安全保護裝置、緊急救援裝置、井道安全門和活板門、驅動主機、轎廂、層門和轎門、電氣控制裝置”等13項對揭陽電梯安全運行影響較大的揭陽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
由于受設計制造、安裝、維護保養和使用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揭陽電梯整機的使用壽命存在很大差異,難以制定揭陽電梯整機的判廢標準。通過制定揭陽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進行報廢與否的判定,再決定揭陽電梯整機是否需要報廢,是提高在用揭陽電梯安全性的可行途徑,兼顧了經濟性和科學性。
揭陽電梯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直接關系群眾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推進揭陽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是提高揭陽電梯應急處置能力、滿足群眾對揭陽電梯安全的更高需求、體現質檢為民服務的重要舉措。
針對產權不清、資金不足、物業失管的“三無”揭陽電梯,北京市在全國率先打通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通道,全面建立“三無”揭陽電梯解決機制。
對于責任主體明確,但運行風險較大的公共交通、商場、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揭陽電梯,由市財政出資,市質監局牽頭每年組織技術機構開展風險評估,由行業主管部門監督責任單位落實安全隱患整改資金。同時,安全鑒定、定期檢修制度也與維修資金使用政策銜接起來。




